一、生物育种技术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生物育种技术(090117TK)专业类及专业类代码:植物生产类(0901)
 专业简介:
 生物育种技术专业2024年开始招生,是首批获批此专业的3所院校之一。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围绕“北京种业之都”产业发展需要和新农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培养员工在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植物育种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学习重点,系统掌握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服务于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的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围绕“北京种业之都”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生物育种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1.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员工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
 2. 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
 3.了解学科前沿,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进行拔尖创新型研究。
 4. 掌握基因组编辑、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现代育种技术。
 5. 服务于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的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员工在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植物育种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学习重点,系统掌握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能够综合应用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知识和技术进行定向设计、高效培育新品种的综合能力和潜能,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能够胜任生物育种、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加工与经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拥有优良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具备良好的团队
 
 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有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
 1. 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
 2. 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3. 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4. 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生物育种技术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6. 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 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8. 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创业的能力。
 9.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10. 具有社会责任感,了解“三农”,热爱“三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12. 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植物生产类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学术鉴赏能力和水平。
 13. 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14. 具备利用单倍体育种等技术进行生物育种的应用能力。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表
 
  
   
    | 毕业要求培养目标 | 毕业 要求 1 | 毕业 要求 2 | 毕业 要求 3 | 毕业 要求 4 | 毕业 要求 5 | 毕业 要求 6 | 毕业 要求 7 | 毕业 要求 8 | 毕业 要求 9 | 毕业 要求 10 | 毕业 要求 11 | 毕业 要求 12 | 毕业 要求 13 | 毕业 要求 14 | 
   
    | 培养目标1 | M | M | H | M | 
 | 
 | 
 | 
 | H | H | M | 
 | M | 
 | 
   
    | 培养目标2 | 
 | 
 | 
 | 
 | H | 
 | H | 
 | 
 | H | 
 | 
 | L | H | 
   
    | 培养目标3 | 
 | 
 | 
 | 
 | H | 
 | 
 | H | 
 | 
 | 
 | H | L | H | 
   
    | 培养目标4 | 
 | 
 | 
 | 
 | H | H | H | 
 | 
 | 
 | 
 | H | L | H | 
   
    | 培养目标5 | H | 
 | M | M | 
 | 
 | 
 | 
 | H | H | H | 
 | H | H | 
  
 
 注:H(高)、M(中)、L(低)为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培养目标指标点的支撑程度。
 
五、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
(一)学制
四年制本科,4~6年弹性学制。
(二)学位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
员工毕业要求修满156学分,其中必修课138学分,选修课18学分。
六、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作物学
(二)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统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植物田间技术、植物育种技术、种子生物学
(三)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专业课程实验与实习、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员工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员工了解现代种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员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