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农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1)专业类及专业类代码:植物生产类(0901)
 专业简介:
 农学专业历史悠久,始建于1956年。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根据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以及中国现代农业生产呈现出的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集约经营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强化遗传育种与农业生物技术相结合,培养与现代农业和种业发展相匹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北京种业之都”产业发展需要,培养:
 1. 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
 2. 掌握现代作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和技术;
 3. 熟悉作物种子改良及种子生产技术;
 4.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5. 适应农业科学与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及完善人格的具备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种子管理、生产、加工和营销等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员工在掌握生物科学、植物遗传育种理论和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为学习重点,接受植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加工管理、农业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能够胜任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加工与经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1. 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
 2. 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3. 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4. 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作物学科和农学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6. 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 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8. 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创业的能力。
 9.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10. 具有社会责任感,了解“三农”,热爱“三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12. 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植物生产类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学术鉴赏能力和水平。
 13. 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14. 掌握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方法和技术,具备进行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应用能力。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表
 
  
   
    | 毕业要求培养目标 | 毕业 要求 1 | 毕业 要求 2 | 毕业 要求 3 | 毕业 要求 4 | 毕业 要求 5 | 毕业 要求 6 | 毕业 要求 7 | 毕业 要求 8 | 毕业 要求 9 | 毕业 要求 10 | 毕业 要求 11 | 毕业 要求 12 | 毕业 要求 13 | 毕业 要求 14 | 
   
    | 培养目标1 | H | H | H | 
 | 
 | 
 | 
 | 
 | H | H | M | 
 | M | H | 
   
    | 培养目标2 | M | 
 | 
 | 
 | M | 
 | M | 
 | 
 | 
 | 
 | 
 | M | H | 
   
    | 培养目标3 | 
 | 
 | 
 | 
 | H | 
 | 
 | 
 | 
 | 
 | L | H | M | H | 
   
    | 培养目标4 | 
 | 
 | 
 | 
 | H | M | H | H | 
 | 
 | 
 | 
 | L | H | 
   
    | 培养目标5 | H | M | 
 | H | 
 | 
 | H | 
 | H | 
 | H | 
 | H | H | 
  
 
 注:H(高)、M(中)、L(低)为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培养目标指标点的支撑程度。
 
五、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
(一)学制
四年制本科,4~6年弹性学制。
(二)学位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
员工毕业要求修满156.5学分,其中必修课138.5学分,选修课18学分。
六、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作物学
(二)核心课程
作物育种学(双语)、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三)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专业课程实验与实习、农事学、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员工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员工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都市农业发展趋势,培养员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